痛风石为坚硬、无痛性病变,可伴有皮肤颜色改变,可以破溃。有团状的尿酸钠结晶核,被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纤维血管区包裹。
近日,赵先生来到我院手足外科跟医生说:“医生,我脚上有一个包块,最近有点痛,这是怎么回事啊?”赵先生说脚上这个肿块已经出现几个月了,起初摸着没有感觉,就没有在意,最近感觉疼痛所以赶紧到我院寻求治疗。
我院手足外科医师在为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并进行相关检查后,告诉赵先生这个是痛风石,且靠近跖趾关节处,属于很严重的痛风石。
随着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吃进体内的高嘌呤食物也越来越多,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,此种现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,随之而来的医学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。

安庆三院手足外科专家介绍,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糖尿病高,虽然同属于代谢类疾病,却被很多人所忽视。从治疗上来看,治疗起来并不容易,其根治的方法目前几乎还没有,只能控制其不再增长。
痛风石是慢性痛风,严重程度可造成关节畸形、活动受限、皮肤溃烂、感染等等,因而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负担。痛风石一旦出现感染,会形成治疗周期变长、愈合起来相对常人要慢很多,并且需要经过多次的手术治疗,目前也是创伤骨科医生所面临一大难题。

随着近年来多科室的联合诊疗和新技术的开发,对于痛风石的治疗方式也在日益增多,治愈率也在不断提高。
医学认为,痛风是一种与遗传学相关的疾病,但是它的遗传方式还没有明确结果。一般情况下,存在有家族遗传史的痛风发病年龄更早,且病情更加严重,更容易发生痛风石和痛风性肾病,病情对治疗的药物不敏感,相对来说较顽固,也增加的治疗的难度。

带有遗传倾向的人,虽然饮食上做出了针对性的控制,但是导致痛风的发病率也不低。因此,高尿酸血症也不完全是吃出来的。但要适当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取。
目前临床上对痛风石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以降低血尿酸、病灶切除、创面修复、充分引流等方式为主。将血尿酸控制住,是改善痛风石预后的关键。

其次如体外冲击波、钬激光等,但其安全性、有效性还是有待进一步证实。总而言之,痛风石的治疗是一个持久战。

